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1月, 2023 起發佈的文章

天選之牌:這副牌聽牌了沒?還差一張什麼牌呢?

 突然在udn新聞看到這一副牌,立馬拿給老婆看,真的是鍛鍊大腦專用的組合。 新聞如下: 農曆春節除了會和家人一起圍爐吃飯,有些人也喜歡和親朋好友一起打麻將。日前一名網友在臉書上發文,貼出正在打牌的照片,而亮點曝光後也掀起討論,有人忍不住大讚「胡牌不求人,高招!」 日前一名網友在臉書「爆廢公社二館」上發文,從照片中可以看見,牌桌上正在打麻將,其中右方那位似乎準備摸牌。再仔細一看,可以發現原PO的位置少了牌尺,反而多了一把不求人,而原PO也在貼文中寫道,「當打麻將少一支牌尺…」。 貼文底下吸引大量回應,不少網友紛紛表示,「生活智慧王」、「不求人很讚啊,讓你門清一摸三」、「背癢還可以抓背」、「誰敢胡就打誰,沒毛病」、「當用來抓背時就是自摸的訊號」、「這牌尺一出手,便知有沒有」、「胡牌不求人,高招」。 你看得出來這副牌還差那一張牌嗎? 二萬、三萬、四萬、五萬、六萬、七萬 一條、二條、三條、四條、五條、六條、七條 上面13張牌都可以進,然後就聽牌了, 夫妻吵架 時就拿出這副牌來看,不知道老婆看得出來嗎?

Certified 2019 Mercedes-Benz S 450 四門豪車的價格?

 總裁車:S系列的車,就是大方! 上面這台車是美規的BENZ S450,年份是2019年的,我查了一下,美國在2018、2019、2020年都是叫S450,可是在2021年開始是改稱S500,目前改款後的CC數是一樣3000CC,至於其它方面有什麼不同,我們慢慢的跟大家分享! 貨真價實的S450,在台灣有所謂的長軸版跟短軸版,可是在美國沒有人這麼叫! 我問過帝師汽車的方經理,他也有過一支影片,專門拍攝車輛長度的,量出來的結果可以看下面的影片。 很霸氣的車尾部吧! 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他說汽車設計者的想法應該要來自於上帝的想法… 請看這一篇: 2022 BENZ GLA250價格與規格 。 我自己的看法也是如此,主要是汽車大多是男生在開的,男生喜歡什麼,相信大家講了就一定明白! 先看一下內裝配備! 我順便在此也說明一下台灣BENZ分公司現在的車價,也可以做為未來我們想買外匯車時的依據。 這個報價是從YAHOO上面剪下來的,若是有誤還請更正。 看到上面的說明沒有,有柴油版的S350,其它是汽油版的車。 上面的報價是2020年式的車,跟美國外匯車一樣,也有S450,但是S450L長軸版。 上面是2021年式的車,跟2020年就有一點不一樣了,看得出來嗎? 多了一款S500 4MATIC L,這也就是我說的美規車在2021年出的新款! 還有一點不一樣,那就是漲價了! 漲價了… 這二年因為疫情的關係,車輛晶片非常的缺少,所以新車一直供不應求,很多時候要買一台新車,等個半年叫正常,甚至有時要等個一年以上,真的是全世界生活大亂。 很多以前看過一句話:世界上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變,現在想來還真的沒有錯! 突然想到,2021年的台賓新車漲價,那2022年的台賓新車有漲價嗎? 比較一下,BENZ S350d在2020年時是標準價436萬,然後在2021年時變成450萬,在2022年時竟然又變成457萬,連續漲價。 然後最近我也聽到連TOYOTA新車都在漲價了,看來買車這件事情,真的要多方比較才能下決定哦! 這支影片跟大家分享,原來 美國的二手車已經連續降價好幾個月 了,不講還真不知道。 為什麼要買外匯車? 我這邊有二個小結論: 1、因為外匯車的資訊比較透明。 2、因為外匯車的選擇比較多。 在國外,汽車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奢侈品,幾乎只要是有薪水收入的人都可以買,而且美國這麼大,網路購物是很

一樣是秘書小姐,但二人的薪水卻差3萬元:商業周刊這麼說的

 本文是摘自商業周刊,內容不限於秘書,而是泛指一切行政人員。 職場上的災難,很多時候不是大家認為的「明確的災難」。例如,工作推進時「搞不定」、「小問題多」、「談不下來」、「跟想像的不一樣」,這跟經辦人的能力有很大關聯。了解自己的能力到哪,是件重要的事。有能力卻不發揮會是種浪費,很無能卻不自覺,則會造成災難。 很多時候,災難是因為能力不足,所以辦不好事情,甚至得罪人。但也因為能力不足,所以不會發現問題出在自己身上,反而誤以為:這次意外剛好很多、對方剛好很難搞定、這個條件對方剛好不接受、事情剛好跟想像不一樣,問題都不在自己身上。 能力不足的人,遇到問題會這樣想 1.這次意外剛好很多 事實是:那是因為你都沒有想到,所以無法事先避免。 →換成能力更強的人:不會呀,跟預期差不多,算順利。 2.對方剛好很難搞定 事實是:那是你搞不定。 →換成能力更強的人:不會呀,後來找到一個共識,算相談甚歡! 3.這個條件對方剛好不接受 事實是:那是你溝通能力不好。 →換成能力更強的人:後來我提出換個方式合作,協調成功。 4.剛好跟想像不一樣 事實是:因為你想的本來就不切實際。 →換成能力更強的人:事前有推測到事情有可能會這樣發展,所以事先有備案。 不同的人,處理事情的結果完全不一樣 能力不足,容易以為有許多不可抗力的因素,讓事情不成功;很難認知到,其實是自己能力不足,這就是「盲點」。永遠看不清,所以不會檢討自己,更不會修正和改善。當找不到自己的問題時,你可以試試反思: 處理事情不順,先檢討自己,不要檢討別人和大環境。 找你認為比你強的人,或是願意教你的主管,虛心問他:在這件事情上,自己有無問題?怎樣做可以更好? 記取教訓,深入探討:找到自己的不足後趕緊補足,踢開絆腳石。 同樣的工作內容交給不同人做,交出來的品質完全不同,薪水怎麼可能會一樣?同工不同酬其實是基本,因為:同品質才會同酬。 站在公司的立場,同樣的薪水,寧願給做比較多、比較好、比較快的人。 年輕時大家都一樣,什麼都不會,這時候比較的是:誰做得比較多。但是到了中年,還要跟年輕人比誰做得比較多嗎?老是加班不是辦法,應該比腦袋、比經驗、人脈、比組織力,才有勝算。 很多人可能會說,我這個工作就是這樣,怎麼可能做更好?同一件事,絕對都有品質之差,是你「會不會想」而已。 我用過很多秘書,薪資從3.5萬到10萬都有,為什麼差這麼多?因為他們給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