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天選之牌:這副牌聽牌了沒?還差一張什麼牌呢?

 突然在udn新聞看到這一副牌,立馬拿給老婆看,真的是鍛鍊大腦專用的組合。 新聞如下: 農曆春節除了會和家人一起圍爐吃飯,有些人也喜歡和親朋好友一起打麻將。日前一名網友在臉書上發文,貼出正在打牌的照片,而亮點曝光後也掀起討論,有人忍不住大讚「胡牌不求人,高招!」 日前一名網友在臉書「爆廢公社二館」上發文,從照片中可以看見,牌桌上正在打麻將,其中右方那位似乎準備摸牌。再仔細一看,可以發現原PO的位置少了牌尺,反而多了一把不求人,而原PO也在貼文中寫道,「當打麻將少一支牌尺…」。 貼文底下吸引大量回應,不少網友紛紛表示,「生活智慧王」、「不求人很讚啊,讓你門清一摸三」、「背癢還可以抓背」、「誰敢胡就打誰,沒毛病」、「當用來抓背時就是自摸的訊號」、「這牌尺一出手,便知有沒有」、「胡牌不求人,高招」。 你看得出來這副牌還差那一張牌嗎? 二萬、三萬、四萬、五萬、六萬、七萬 一條、二條、三條、四條、五條、六條、七條 上面13張牌都可以進,然後就聽牌了, 夫妻吵架 時就拿出這副牌來看,不知道老婆看得出來嗎?

Certified 2019 Mercedes-Benz S 450 四門豪車的價格?

 總裁車:S系列的車,就是大方! 上面這台車是美規的BENZ S450,年份是2019年的,我查了一下,美國在2018、2019、2020年都是叫S450,可是在2021年開始是改稱S500,目前改款後的CC數是一樣3000CC,至於其它方面有什麼不同,我們慢慢的跟大家分享! 貨真價實的S450,在台灣有所謂的長軸版跟短軸版,可是在美國沒有人這麼叫! 我問過帝師汽車的方經理,他也有過一支影片,專門拍攝車輛長度的,量出來的結果可以看下面的影片。 很霸氣的車尾部吧! 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他說汽車設計者的想法應該要來自於上帝的想法… 請看這一篇: 2022 BENZ GLA250價格與規格 。 我自己的看法也是如此,主要是汽車大多是男生在開的,男生喜歡什麼,相信大家講了就一定明白! 先看一下內裝配備! 我順便在此也說明一下台灣BENZ分公司現在的車價,也可以做為未來我們想買外匯車時的依據。 這個報價是從YAHOO上面剪下來的,若是有誤還請更正。 看到上面的說明沒有,有柴油版的S350,其它是汽油版的車。 上面的報價是2020年式的車,跟美國外匯車一樣,也有S450,但是S450L長軸版。 上面是2021年式的車,跟2020年就有一點不一樣了,看得出來嗎? 多了一款S500 4MATIC L,這也就是我說的美規車在2021年出的新款! 還有一點不一樣,那就是漲價了! 漲價了… 這二年因為疫情的關係,車輛晶片非常的缺少,所以新車一直供不應求,很多時候要買一台新車,等個半年叫正常,甚至有時要等個一年以上,真的是全世界生活大亂。 很多以前看過一句話:世界上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變,現在想來還真的沒有錯! 突然想到,2021年的台賓新車漲價,那2022年的台賓新車有漲價嗎? 比較一下,BENZ S350d在2020年時是標準價436萬,然後在2021年時變成450萬,在2022年時竟然又變成457萬,連續漲價。 然後最近我也聽到連TOYOTA新車都在漲價了,看來買車這件事情,真的要多方比較才能下決定哦! 這支影片跟大家分享,原來 美國的二手車已經連續降價好幾個月 了,不講還真不知道。 為什麼要買外匯車? 我這邊有二個小結論: 1、因為外匯車的資訊比較透明。 2、因為外匯車的選擇比較多。 在國外,汽車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奢侈品,幾乎只要是有薪水收入的人都可以買,而且美國這麼大,網路...

一樣是秘書小姐,但二人的薪水卻差3萬元:商業周刊這麼說的

 本文是摘自商業周刊,內容不限於秘書,而是泛指一切行政人員。 職場上的災難,很多時候不是大家認為的「明確的災難」。例如,工作推進時「搞不定」、「小問題多」、「談不下來」、「跟想像的不一樣」,這跟經辦人的能力有很大關聯。了解自己的能力到哪,是件重要的事。有能力卻不發揮會是種浪費,很無能卻不自覺,則會造成災難。 很多時候,災難是因為能力不足,所以辦不好事情,甚至得罪人。但也因為能力不足,所以不會發現問題出在自己身上,反而誤以為:這次意外剛好很多、對方剛好很難搞定、這個條件對方剛好不接受、事情剛好跟想像不一樣,問題都不在自己身上。 能力不足的人,遇到問題會這樣想 1.這次意外剛好很多 事實是:那是因為你都沒有想到,所以無法事先避免。 →換成能力更強的人:不會呀,跟預期差不多,算順利。 2.對方剛好很難搞定 事實是:那是你搞不定。 →換成能力更強的人:不會呀,後來找到一個共識,算相談甚歡! 3.這個條件對方剛好不接受 事實是:那是你溝通能力不好。 →換成能力更強的人:後來我提出換個方式合作,協調成功。 4.剛好跟想像不一樣 事實是:因為你想的本來就不切實際。 →換成能力更強的人:事前有推測到事情有可能會這樣發展,所以事先有備案。 不同的人,處理事情的結果完全不一樣 能力不足,容易以為有許多不可抗力的因素,讓事情不成功;很難認知到,其實是自己能力不足,這就是「盲點」。永遠看不清,所以不會檢討自己,更不會修正和改善。當找不到自己的問題時,你可以試試反思: 處理事情不順,先檢討自己,不要檢討別人和大環境。 找你認為比你強的人,或是願意教你的主管,虛心問他:在這件事情上,自己有無問題?怎樣做可以更好? 記取教訓,深入探討:找到自己的不足後趕緊補足,踢開絆腳石。 同樣的工作內容交給不同人做,交出來的品質完全不同,薪水怎麼可能會一樣?同工不同酬其實是基本,因為:同品質才會同酬。 站在公司的立場,同樣的薪水,寧願給做比較多、比較好、比較快的人。 年輕時大家都一樣,什麼都不會,這時候比較的是:誰做得比較多。但是到了中年,還要跟年輕人比誰做得比較多嗎?老是加班不是辦法,應該比腦袋、比經驗、人脈、比組織力,才有勝算。 很多人可能會說,我這個工作就是這樣,怎麼可能做更好?同一件事,絕對都有品質之差,是你「會不會想」而已。 我用過很多秘書,薪資從3.5萬到10萬都有,為什麼差這麼多?因為他...

吃了38年的麵包,終於我後悔了

 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麵包,如果長期大量食用,恐怕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後果。 先問一聲,您們曾經早餐吃過麵包嗎?就是用麵包當早餐,這樣不是很方便嗎? 最近看到一篇日本人寫的文章…嗯,我不是很喜歡日本這個民族,但若是日本人寫的文章還不錯,那也是可以看一下。 曾經看診過超過10萬名病患的日本腸胃醫師福島正嗣,近來在媒體「PRESIDENT Online」撰文,表示早餐吃麵包的缺點有三。 一、首先是早晨人體會分泌皮質醇和腎上腺素 ,因此對於糖份的吸收效率多過午餐。而做為麵包原料的小麥粉,每100公克就含有42.2克的糖份,相比起來同樣重量的白飯,只有35.6克而已,因此在早上吃麵包,容易造成血糖瞬間暴增。 福島正嗣應該主要從事肝膽胰外科和胃腸外科手術,我看過他的介紹,在內窺鏡以外的領域,他不僅經歷了剖腹手術,而且還經歷了許多腹腔鏡手術,這些手術對患者的負擔較輕,適用於不需要內鏡治療的晚期疾病。 延續第一個原因,早餐吃麵包的第二項缺點,在於 二:「引起人體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連鎖」 。 一時暴漲的血糖,雖然會透過胰島素的分泌而降低,但是大腦接收到「血糖下降」的訊息時,就會傾向尋找其他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像是烏龍麵或義大利麵等餐點補充,弄到一整天都處在高碳水飲食的狀況下。  最後一項缺點,則在於 三、擾亂自律神經 。 自律神經分成「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前者在白天活動,幫助血液循環而抑制消化。後者則相反,不只是在夜間活動,還能降低心跳但促進消化管活動。兩神經會在早上起來時互相交接,然而若是攝取糖份,就會刺激副交感神經繼續活動,打亂生理時鐘。 福島以自身為例,建議早上就乾脆不要吃東西,或者以雞蛋之類的高蛋白食物取代碳水飲食,搭配喝水、茶或咖啡,做點簡單的運動比較理想。除了早餐之外,其他時間若是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一樣容易在飽足感之餘增加身體負擔,也需要多加注意。 顯然,這位醫生也是屬於減醣的吃法,這樣的確是比較健康,我個人非常認同,然後我也搜尋了一下早餐能不能吃麵包的新聞,真的有很多醫生不建議吃,奇怪,我以前怎麼不知道。 哇,那六種麵包的熱量特別高呢? 1.奶酥麵包(熱量452大卡、59.8克碳水化合物) 2.肉鬆麵包(熱量356大卡、39.5克碳水化合物)  3.菠蘿麵包(熱量291大卡、39.7克碳水化合物)  4.糖粒甜甜圈(熱量285大卡...

常常皮膚癢竟是「身體發霉」?黴菌感染好不了的4大關鍵

 台灣氣候潮濕,也常出現連續下雨的日子,梅雨季節更是濕到不行,家中許多物品常會出現發霉的情況。不過需要留意的不只物品,美麗信義皮膚科主治醫師曾奕騰醫師提醒,也要小心「身體發霉」。 曾奕騰醫師表示,常常皮膚癢的原因繁多,當中就包括受氣候潮濕、黴菌感染影響,使得「身體發霉」,像是民眾較熟悉的香港腳,就是其中一種,醫學稱足癬,也常會合併俗稱灰指甲的甲癬。另外其他身體部位也可能出現感染,例如出現於胯下、股溝的股癬,於身體軀幹、四肢出現的體癬,頭皮、頭髮的頭癬等。而皮膚皺褶處除了皮癬菌感染以外,也可能會有念珠菌感染的情況。除此之外,民眾並不陌生的汗斑,其致病原馬拉色菌屬,也就是舊稱的皮屑芽孢菌,不過廣義而言也是一種黴菌所造成的感染疾病。 曾奕騰醫師指出,人體受到黴菌感染,常見會出現皮膚發癢難耐,不過也會視患者的感染嚴重程度、急慢性期、病人免疫反應而有所不同,情況嚴重影響也不僅如此。通常感染程度較嚴重、急性期、免疫反應強的族群,發癢的感受、難耐就會較為明顯,以香港腳為例,就有不少患者出現的不只皮膚癢,甚至皮膚龜裂、滲血等,或更嚴重的引起細菌感染、蜂窩性組織炎,當中所需要注意的也包括因為不適不當的抓癢、搓腳使得病情惡化。 黴菌感染好不了4關鍵,常見方法多無治療效果。 面對黴菌感染,民眾大多自行處理,常見如沖熱水、擦小護士、自行買成藥等等,但沖熱水不僅無助殺菌,反而容易額外增加不必要的燙傷,而小護士則對黴菌感染沒用,自行買成藥常見僅達部分效果但無法治癒,許多民眾黴菌感染遲遲好不了,不外乎就是這幾個原因。另外也包括未改善患部及環境,個人習慣依舊不佳等。例如放任潮濕環境不管;有人會覺得穿濕的鞋子無所謂;香港腳正接受治療,卻又繼續穿著有黴菌的鞋子,這樣自然也難好。 醫師建議,民眾若出現黴菌感染,應盡早就醫檢查,尋求醫師協助,多數使用外用抗黴菌藥物就可以有效治療,療程視病況而定,通常約2-4周就會康復。若是較為嚴重、免疫功能不佳的族群,則可能以口服抗黴菌藥治療,一般約2-4周,但療程仍須依據病情進展調整。 治療難易度也會因部位有所不同,不同的位置,治療方法跟所花的時間也不一樣,嗯…不是要您看屁股啦。 若為甲癬或頭癬等,往往相較不易治療,視情況療程約數月或是更久,輕者以外用抗黴菌藥物即可,不過兩者大多皆會需要外用及口服抗黴菌藥物合併治療。而極度嚴重者,則會考慮使用指甲研磨或手術治療。...

吸了38年都不知道原來這麼危險:請找味道處理的專家

從小沒教好,長大多煩惱。 甲醛影響孕婦 縮短胎兒懷孕週期 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甲醛的地方包含:新車味道,裝潢味道,而 甲醛中毒 表現為心悶、噁心甚至頭暈目眩,並會伴隨感冒感覺,這些症狀與孕期的某些症狀會比較相似,因此很多孕婦並不會刻意區分此時的反應是甲醛中毒反應還是妊娠反應。 研究表明,長期處於甲醛的包圍圈中,低濃度的有機溶劑污染會對新生嬰兒出生體重存在影響,會導致低體重並明顯縮短孕週期, 有看到嗎?關鍵是「長期」 ,也就是很多人會說,我家的裝潢是用低甲醛材質,但只要您「長期」待在有甲醛的空間,你就會受甲醛的影響。 一般人不會長期待在車上,但卻會長期待在「 居住的地方 」,而住家裝飾材料和傢俬中的各種人造板材中的甲醛不僅可能致癌,而且會造成女性的月經紊亂和月經異常,處於高濃度甲醛中的女性,月經不正常的達到40%甚至以上。  男女在一起,原本是很開心的迎接下一代,但若是你沒注意到 甲醛的污染 ,那您可能就會承擔很痛苦的結果。 甲醛影響兒童智力及身體發展 長期處於 甲醛像俱 包圍圈中,可能會引發以下兒童疾病: 1)誘發兒童血液性疾病,情狀嚴重可引發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2)增加兒童哮喘病發率,隨著夏季的到來,甲醛遇熱揮發更快更多 此時也會誘發兒童哮喘病的發作。 3)甲醛會令兒童智力發展大大下降。 另外須特別注意低濃度甲醛、就算聞不到氣味甲醛濃度可以超標5倍、很多媽媽和准媽媽在寶寶出現上述症狀時並不會聯想到可能的甲醛中毒,只有當寶寶或者自己出現明顯的症狀時才送醫院就診,此時為時已晚。 因為甲醛可以對兒童的身體和智力發展造成較大的傷害,所以千萬不可以忽視甲醛對健康帶來的危害,這時候請找: 味道處理的專家 。 再補充一點,你們知道如何測試甲醛嗎? 真的不是隨便拿一台儀器來測試就可以了,看一下這張圖片。 事實上,因為甲醛是緩慢的釋放在空間中,然後你一點一滴的吸進你的肺,特別是在晚上睡覺開冷氣關窗戶,然後不透風的情況下特別嚴重,所以並不是像建商或是設計師用的方法,窗戶打開,然後電風扇吹一吹,最後拿一台機器呼嚨一下就行了。 合理來說,應該拿一台合格的偵測器,放在你的家中至少七天,然後看整個家中甲醛的曲線變化,那樣測出來的值才是最準的。 趕快跟您家的設計師說,他們可能根本不知道還有這樣的設備,或是您直接加我們公司的line,然後把您的需求跟我們說,我們會儘全力協助你,畢竟住的安...

梅雨季節、發霉長黴菌要怎麼辦呢?

 諺語有云:南風吹暖北風寒,東風多濕西風乾。民間常說的“南風天”,在氣象上並非特定用語。但從字面上可以理解的是,這種返潮現象與偏暖的南風有關,多出現在每年春季或梅雨季節。 每年開春以後,一些地區會有室內返潮出水現象,致使衣物、 家具潮濕發霉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南風天”。 南風天,不是指南韓刮出來的風啊~我的小帥帥裴勇俊! 潮濕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開除濕機、可是除濕機很吵,根本沒辦法24小時開。(請看: 除濕機的原理 。) 除了濕濕黏黏的感覺讓人不舒服外,最重要的是容易孳生黴菌、有害身體健康。黴菌喜歡溫暖潮濕,尤其是在相對濕度85%溫度28度以上,特別容易發霉,有時連 除濕機裡面都發霉 ,那就要開「 能夠除黴菌的淨化器 」才行。 譚敦慈特別提醒大家,除濕機濾網往往容易被大家忽略而長期沒有清洗,因此堆積許多灰塵、微粒等,往往成為細菌孳生溫床;她個人的習慣是每天都會簡單清潔,因為累積的塵埃很少,其實清理工作並不花時間,如果是厚厚的灰塵反而要花更多時間。 而由於春天室內返潮是因為入冬以後,室內牆壁和地板溫度逐日下降,開春後室內升溫速度比室外慢,當室外空氣突然劇烈升溫,而且十分潮濕時,吹入室內便在冷地面和牆壁上凝結成為小水珠,甚至形成流動水層。如早晨陰天,且過暖又有強勁的南風,當天就會出現返潮現象。 如何殺死黴菌 ?因為黴菌甚至會導致 黴菌性鼻竇炎 ,到時候,可能要開刀才能解決,而要預防的方法,就是找 鎮南天淨化一切有限公司 出馬協助了。 發霉怎麼辦?發霉怎麼辦?發霉怎麼辦?發霉怎麼辦?發霉怎麼辦?發霉怎麼辦? 發霉怎麼辦? 最好的方法就是:殺死黴菌。 科技一直在進步,已經有很多方法可以把黴菌殺死,而不是只是想用漂白水,因為已經有很多案例出來,家裡用了漂白水,小朋友摸了以後誤食或是揉到眼睛,這對身體發育來說都是不好的。 請點: 用漂白水可能產生的危害 。 再加上有一點可能你都沒有注意到,那就是當你家中「看到」黴菌發霉時,有更多你「看不到」的地方一定也已經發霉了,因為黴菌的繁殖是靠黴菌孢子,而黴菌孢子會飄散在你家中各個角落,你不 殺死黴菌孢子 ,那就只好吃下它了。 已經有很多實驗證明,透過 高階氧化技術 產生的淨化因子,可以徹底的消滅黴菌,這是由高能量的紫外光燈管照射TIO2觸媒後的產物: wetop淨霸環境淨化器 ,也是當年拯救sars的英雄。 你不妨跟我一樣,也上網搜...